"十四五"期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注入170万亿元资金
"十四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中国经济活力,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实现历史性跃升。
总量合理增长 结构持续优化
从金融总量看,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5年来,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固而持续的资金支持。
金融结构不断优化,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为"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充足资金,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重点领域突破 服务质效提升
金融"含科量"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金融"获得感"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72.3%。
金融提振消费持续发力。"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市场韧性增强 发展底气更足
如今,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底气更足。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下,重大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小微企业拔节生长,创新创业浪潮奔涌,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勾勒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新征程上,金融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活水"加速奔流,不断为中国经济的沃土注入生机与活力。
综合自 新华社 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