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字号”农产品乘风破浪,广东组团北上农交会
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广东集结智慧农业、茶饮、粮油、果蔬、现代化海洋牧场、畜牧六大板块集体亮相,共赴一场农业盛会的秋日之约,集中展示近年来广东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新成果、新优势。
湾区品质:农耕文化与智慧农业竞芳华
本次农交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其中广东综合展区位于天津国家会展中心S11馆A3区,占地800平方米。
走进广东综合展区,以广东骑楼商业街形式打造的展区让人眼前一亮,浓郁的岭南风情牵引着海内外采购商的脚步。
展区紧扣“湾区品质全球共享”内核,科学划分为六大特色展示板块:智慧农业展区重点呈现了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在精准耕作、田间管理等场景的科技应用,展现广东数字农业的前沿成果;茶饮展区荟萃岭南名茶与新式茶饮,讲述从茶园到茶杯的文化与现代商业故事;粮油展区突出广东丝苗米等优质粮源与精深加工技术;果蔬展区汇聚特色岭南佳果与精品蔬菜,呈现“四季甜美”的南国风味;现代化海洋牧场展区系统展示广东深远海养殖,打造“蓝色粮仓”的成果;畜牧展区展现的是广东畜牧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成效。
为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广东展区还特别策划了“寻味广东·集印之旅”打卡活动。参与者可手持专属集印卡,依次探访六大特色展区,在深入了解各板块内容的同时完成互动打卡、收集定制印章。
科技“开路”:智慧农业赋农助农
登上农交会这一国家级农业展会平台,每年广东都以最饱满的热忱参展,亮出看家本领,六大板块集中展示了广东作为农业大省的底气。
其中,智慧农业展区,正代表着广东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三农”发展的核心引擎。
极飞、大疆、酷牛等企业带来的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驻足。如极飞这次展示的2025款农业无人车,药箱每次最多能够装载120升,作业最大流量达8升/分钟。观众咨询最多的就是无人车能否爬坡、能否自动绕路等应用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可以轻松满足果树、大棚等场景。”
据介绍,目前广东集聚了全国30%以上的低空经济企业,培育出大疆、极飞等一批智能农机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农业自动导航、精准施药、遥感监测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这些农业科技进步一改靠力气、吃经验的传统农业模式,AI育种、智慧农场、自动养殖、智慧现代化海洋牧场等新场景、新业态在广东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步入深水区。前沿技术成果如何在复杂的农业场景落地,这就得看现代化海洋牧场板块。
这次农交会,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展区集中以美食“说话”,金鲳鱼、大黄鱼、海鲈鱼以及各种鱼饼、鱼丸让人眼花缭乱。
众所周知,在深远海养鱼是好事,但绝非易事。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黄唇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等种业攻关取得新突破;升降式桁架式网箱等一批新型智能装备相继下水,无人智能养殖投喂船、水下机器人、投喂无人机等行业关键技术设备投入实测应用,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810个、桁架类网箱17个,不断推动渔业向深远海要空间、要效益。
鲜美广东:寻味探展看领“鲜”
除了综合展区,珠海、汕尾、江门、湛江、茂名等地市还在农交会内设有独立展馆,各地的农产尖货在此各展风采。
在茂名展馆,一条罗非鱼烹出了N种美食,杏鲍菇烧鱼柳、剁椒蒸罗非鱼、金汤罗非鱼片、葱香罗非鱼……试吃的人群排出了长龙。
隔壁的汕尾展馆,海鲡鱼、金线鱼、白面池、鹅娘鱼、花池鱼、黄立鱼、龙利鱼、柑鱼、白菇鱼……各种海鲜点题“天下海鲜汕尾领鲜”。
如何敢领“鲜”?参展企业介绍,汕尾地处“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南海渔场,因为渔场就在家门口,汕尾浅海海产品大都是渔民当日出海当日回港销售,深远海的海产品还有专业渔业辅助船进行接驳收鲜,提供运输服务,千方百计使各类海产品出水后能第一时间送回渔港上岸销售,能最大限度保持海产品鲜活度。
产销对接:打开农业合作新空间
农交会的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产销对接能力和实实在在的贸易成果。
此次赴展,广东带去了600余种特色农产品参展,展现“粤字号”农产品独特魅力的同时,推动农产品与更多客商的高效链接。
国内消费者熟识的广东贡柑、菠萝、丝苗米、金鲳鱼、海鲈、陈皮、茶叶等“粤字号”农产品这次都集体亮相天津。
为切实帮助参展企业与采购商高效链接,广东本次量身打造“一场产销对接活动+一场品鉴推介活动”,让合作落地更高效、更具温度。
农交会开幕当天下午,“湾区品质・全球共享”广东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农交会展馆内举办,为广东与来自各地的农企、采购商及行业机构搭建起高效的对接桥梁,助力广东农产品精准触达全国乃至更大的消费市场与产业合作资源。
广东天农集团、茂名市罗非鱼协会等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展示了科技赋能下的标准化养殖经验;潮州市木烯茶业等3家企业,聚焦荔枝、茶叶等岭南特色作物,分享规模化种植与区域品牌打造路径;陆河国泰等多家企业,通过梅酒、陈皮衍生品、水产深加工产品等案例,呈现“土特产”向“高附加值商品”的转型突破,凸显广东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创新活力。
17日晚上,“粤品粤香・津彩纷呈”广东农产品品鉴推介活动举行,以风味为纽带联结粤津两地农业资源,津菜大师团队现场坐镇,以专业视角推动粤式食材与津味烹饪的创新融合。天津本地曲艺团队(快板相声演员)用地方特色艺术为活动注入浓郁文化氛围,“文化+农业”沉浸式体验让粤津两地特色深度交融,让嘉宾直观感受南粤风味与津门风情。
为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广东展团还专门组织了一队大湾区采购商,参加农交会的“乡村帮扶产业精品展区”,架起产销对接的桥梁, 既丰富了大湾区消费者的菜篮子,也让脱贫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