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海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大涨1540%,美丽中国政策红利叠加技术出海打开发展新空间
10月27日晚,蓝藻治理领域龙头企业德林海(688069.SH)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在美丽中国、美丽河湖等政策引领下,公司业绩增速迅猛。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与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564.19万元、3640.26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1.87%、66.45%。公司第三季度数据更为耀眼,贡献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上涨94.96%;归母净利润4873.47万元,同比增幅1323%;归母扣非净利润4712.56万元,同比大涨1540%。国家政策红利引爆建设刚需,凭借龙头技术优势,德林海已打开发展新空间。
作为蓝藻治理领域的领军企业,德林海业绩大幅增长背后,是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发展目标的精准匹配。公司战略锚定国家“两山”理念与“美丽河湖”建设方向,打造的“整湖治理—两山转化—生态惠民”生态经济闭环模式,深度契合政策建设目标,为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告显示,德林海通海县杞麓湖蓝藻水华原位防控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其中工程及设备额7,082.52万元)、宜兴市离岸水域深井控藻工程项目深潜式高压控藻深井设备采购项目(合同额5,340.00万元)等大型技术装备集成项目按计划于第三季度完工并通过业主验收,充分印证了市场对公司技术与模式的认可。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业主在蓝藻治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结构优化驱动毛利率提升。本报告期确认收入的技术装备集成项目,重点推广应用了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深潜式高压控(灭)藻器”。随着高附加值产品投放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
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约5.01亿元,主要为滇池外海龙门水域蓝藻打捞处理政府采购服务项目、蠡湖(梁溪河)控藻补水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及运行项目、异龙湖高压控藻试验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新沂市骆马湖西北部蓝藻防控工程等连续中标项目,凸显了公司“深潜式加压控藻技术”具备的大通量、低能耗运行、高效率除藻的核心优势。该技术现已成为应对蓝藻水华,与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技术路径,其在湖泊治理领域的可靠性、可行性,获市场高度认可。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了“整湖治理+智慧平台+资源化”全链条技术体系,深度践行“两山产业”理念,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加速转化。据介绍,在蓝藻治理领域,公司采用物理压控技术,有效恢复水体自净能力,让污染水域重现碧波;在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通过生态修复与智慧监测结合,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价值;在精准清淤蚯蚓产业业务中,创新打造了“有机固废—蚯蚓处理—高值有机肥”循环模式,践行“资源化就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守护生态本底。
近期,德林海的技术实力与项目成效多次获得权威认可。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此前亲临异龙湖保护治理一线,实地察看公司建设运行的异龙湖高压控藻试点项目“马房湾村藻水分离站”,对生态治水成果给予肯定。今年6月,公司“湖库蓝藻水华全程防控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技术硬实力再获认证。
在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中,公司同样展现专业能力,今年“2025年上海世界赛艇锦标赛”期间,其加压控藻船在赛事水域持续运行20余天,累计处理水量超1.5万立方米,全程保障赛事水域环境质量,赛后更获相关部门领导高度肯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德林海已迈出“技术+服务”出海步伐,在东北亚市场实现突破,开启湖泊“医生”跨国“出诊”新模式。2025年初,公司与韩国“国家蓝藻治理委员会”核心成员H2O innovation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共同推动加压控藻技术在韩国的本土化改良,并搭建多维推广体系,目标实现该技术在韩国的全国性应用。今年9月,合作推进再添进展:公司接待韩国军浦市议会议长金贵根一行,系统展示蓝藻治理、污染底泥精准治理等核心技术及绩效付费治理模式;同期,公司湖泊生态医院团队应H2O邀请赴韩,不仅向韩国国会议员金文洙分享“太湖经验”与湖泊生态医院模式,更直观展现中国湖库治理技术的可推广价值,为后续国际化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凭借核心技术壁垒、重大项目与赛事服务经验、全链条服务能力及高政策契合度,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模式,争做“两山经济”的领跑者,有望在美丽河湖建设的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挖掘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