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成功发布

2025年11月7日,广东财经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构建了一个既能反映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又能系统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宏观经济分析数据库。
大湾区经济网了解到,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在系统分析珠三角九市、香港和澳门地区生产总值、主要行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差异的基础上,依据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制度,对香港、澳门相应统计指标进行科学调整,并与珠三角九市数据汇总,测算出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主要行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等重要指标。同时,蓝皮书还测算了珠三角九市2018至2023年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项,并与香港、澳门相关数据汇总,得到2012至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项,形成了全面反映大湾区整体及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库。
蓝皮书基于数据库分析指出,2012年至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显现,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总体提升。分城市看,大湾区各城市经济总量均呈增长态势,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城市间产业布局互补性增强。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总体实现同步增长,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政府消费支出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珠海市为例,该市把握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历史性发展机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已形成包括仓储、运输、包装等在内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物流需求。
蓝皮书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面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产业同质性仍较为突出、部分城市产业基础薄弱、消费需求疲软、投资需求边际贡献减小、净出口需求波动较大且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较小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蓝皮书建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动规则衔接与制度创新,筑牢未来发展基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从“区域合作试验区”向“全球经济增长极”跃升。同时,要着力扩大消费,提升投资收益,稳定净出口,强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