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粤东西北三年引资7836亿 区域协作重塑广东产业新格局
网6月29日消息(编辑 余芳)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交出亮眼答卷,现场签约661个项目,总投资3022亿元,21个重点项目投资额达409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产业。至此,广东连续三届招商会累计签约项目1236个,投资总额突破7836亿元,区域协作正从"产业转移"升级为"要素重构",推动全省形成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的新发展格局。
三年加速度:项目数与投资额阶梯式跃升
数据揭示区域协作持续深化:
2023年:签约256项目、2375亿元;
2024年:签约319项目、2439亿元;
2025年:签约661项目、3022亿元。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不仅是数量增长,更是制度协同的质变——广东建立 "珠三角转出意向+粤东西北需求"双向匹配机制,广州、深圳首次作为"协同伙伴"参与共建。深圳通过 "省级指标+深圳资金+深汕土地" 模式,在深汕合作区落地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广州创新 "三级联动+反向飞地" 机制,67个飞地带动对口协作区营收超138亿元。
产业深融合:比亚迪等龙头打造跨区域生态链
粤东西北正从"承接者"蜕变为"增长极"。比亚迪副总裁李巍现场分享实践:自2009年布局粤东西北,已建成韶关智能模具基地(三期扩产达5万吨/年),推动 "深圳研发+粤北制造" 深度融合。暨南大学教授谢宝剑总结三大特征:
产业链深度结合:珠三角优势产业嫁接粤东西北资源禀赋;
平台化生态构建:保税政策、物流体系配套完善产业生态;
营商环境对标:粤东西北加速接轨珠三角国际化标准。
未来新路径:分业施策避免资源错配
面对产业转移新挑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徐丽鹤提出关键建议:需 分业施策兼顾"省内转移、省外拓展、出海布局"三维度。她以20年政策沿革为例,强调粤东西北已通过 "硬联通降物流成本、软联通降制度成本" 形成比较优势,部分产业链综合成本 低于东南沿海地区。未来五年,广东目标为粤东西北引进 超5000个项目、2万亿元投资,培育高附加值产业,真正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新骨架。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