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发布新“科创二十条”,“六轮驱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解决科技工作面临从“科技服务”向“产业服务”转型的迫切需求,近日,南海正式发布新“科创二十条”,这是继2023年推出“南海科创20条”后,南海在科技创新政策上的又一次重要迭代与升级。新政策以“六轮驱动”为核心框架,系统构建起科技招商、创新创业、科创平台、企业创新、校地合作、金科融合六大协同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力冲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招商方面,将从“单点引入”到“体系化作战”。新政策首次系统构建科技招商工作体系,将“科技招商”作为全区“双招双引”重要组成部分和壮大战新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手段,围绕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生态构建,大力引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高精尖科技企业。组建科技招商队伍,成立区科技招商服务中心,聚焦区“三高四新”产业布局,重点针对特色半导体和半导体装备、新型显示装备等市、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沿链招商,开展多元招商模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招商新格局。
人才团队方面,将从“数量集聚”到“质效双升”。在项目引育上,新政策提出每年引进不少于100个优质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扶持和1000万元股权投资。建立高成长项目培育库,加速培育专精特新、独角兽和上市后备企业。同时打造“创享蓝海”孵化品牌,组建“创熟服务专班”,强化“南海鲲鹏爱才码”服务功能,构建全链条、有温度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科创平台方面,从“资源投入”到“效能输出”。新政策突出科创平台的产业化导向,推动平台按“研究院+运营公司+基金”模式深化改革。建立以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优秀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竞争性奖励。鼓励平台开放设备共享、开展合作研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探索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全面提升平台自我造血能力。
企业创新方面,将从“政策普惠”到“精准激励”。新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全面落实税收优惠、研发加计扣除等普惠政策基础上,加大精准激励力度。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对“揭榜挂帅”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设立科学技术奖专项奖励,对获国家特等奖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校地合作方面,将从“项目对接”到“体系融合”。新政策推动校地合作向纵深发展,鼓励高校在南海创新创业、与区内企业产学研合作、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深化“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通过科技镇长团、“强国青年科学家”、人文艺术家链接高校资源。推进产教融合,支持高校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产业发展储备有生力量。
金科融合方面,将从“资金支持”到“生态构建”。在金融服务方面,新政策强调发挥国资基金引领作用,鼓励政府基金作为“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整合社会资本做大鲲鹏人才基金,组建市场基金投资联盟和资本投资联盟。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中试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推动保险机构开发研发保险、中试保险等创新险种,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从2023年“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海“科创二十条”的升级,折射出区域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新政策不再局限于单项扶持,而是着眼于构建“六轮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展现出南海以系统思维推动科技创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决心。
综合自佛山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