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新材料赛道初赛成功举办
大湾区经济网广州讯,11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 2025 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新材料赛道初赛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城基地顺利举办。此次新材料赛道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科学城集团共同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城基地的项目运营单位广州广华科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市黄埔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会联合主办,赛事也得到了招商银行广州琶洲电商园支行、招商银行广州高新支行的特别支持。
活动现场,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广州市科技局前沿与高新技术处副处长廖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德保,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副院长吴邦明,科学城集团副总经理牛安达,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伙人邢宝伟,招商银行广州琶洲电商园支行行长林东宇共同见证本次活动。


聚焦产业布局,打造创新引擎
活动开场,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为大赛开赛致辞。孙局表示,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历经十一载耕耘,已成为广州最具影响力的科创品牌。累计吸引近3万家企业参与,超360家广州企业在国赛中斩获奖项,助力超千家企业获得投融资近500亿元,培育了54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本届大赛以“创在广州”为主题,深度融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将赛道细分至19个前沿领域,并设立1亿元投资支持机制,提供最高200万元股权投资与投贷联动服务,以“市场+政府”新模式精准赋能科技创新。新材料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未来产业领域,今年新材料赛道共69家企业报名,初赛承办单位大湾区国创中心,是国家科技部统筹、省政府牵头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平台,依托大湾区国创中心等重大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赛事开展以及企业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方位服务。
集聚创新要素,释放创造潜能
本届新材料行业赛参赛企业阵容强大,汇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参赛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覆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多元领域,展现出广州市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深厚积累和创新活力。


本次比赛采用“8分钟自我陈述+5分钟答辩”的路演模式,充分考察参赛企业的技术表达能力和项目的创新成色。为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每个评审组均由3名资深投资专家和2名技术专家共同构成,从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团队实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深化赛事内涵,构建服务生态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实现从“单一竞赛”向“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赛事现场创新设置五大专业对接区——政策对接区、研究院对接区、创投对接区、园区对接区、银行对接区,为参赛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比赛即服务,路演即对接” 的创新模式,有效打通创新资源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参赛的实际价值和获得感。

优化创新生态,蓄力高质量发展
通过大赛平台,一批批优秀创新人才被发现、被培育、被留住,形成了“近悦远来” 的人才发展新格局。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城基地是立足国家战略布局、辐射区域的三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知识城基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直属的产业孵化载体与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平台,不仅是广东省与清华大学省校合作的重要结晶,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个自主建设的产业孵化与成果转化示范高地。秉承“有组织技术攻关+有组织成果转化”的系统理念,构建从“重大发现--核心技术--关键成果--成熟产业”完整创新链条,肩负着推动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使命,正在以赛事为纽带,为参赛企业提供载体空间、投资支持、业务场景对接等一站式综合赋能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加速构建 “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 的良性循环生态,全力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加速实现。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