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贺江:绿水绕青山
文明离不开江河的馈赠。贺江西江绥江北江奔腾,才有肇庆历史变迁和文化流动。江河两岸,处处是景,事事动听。肇庆市融媒体中心集合报网视端微等多种媒体,推出"大美肇庆"江河系列融合报道,感受河流奔腾之壮阔,聆听水润大地之细腻。今日率先推出"大美贺江"摄影、手绘双连版,敬请垂注。
策划:谢政 马喜生
统筹:崔欣 刘哲 黄锐庆
作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振昭 胡美娟 苏燕君
人类文明的繁衍离不开河流的滋养。北回归线如同火线,所到之处多是沙漠,却在贺江流域敌不过季风的温柔,带来甘霖化作温暖阳光,携手创造茂密林木,使江水因青山而出色。
清澈,使贺江有了颜色。贺江以青山为颜料,沉淀下两岸绿树,清风甘做画笔,涂抹江浪如雪。行舟其上,美不胜收。
青山因江水而繁盛,人民因青山而幸福。封开人自古便徜徉在和风煦日、碧水青山间,杏花鸡、油栗、麒麟李……都是这片土地独有的珍宝。
曲折,使贺江有了姿色。如拂水袖一般,贺江舞步婀娜,蜿蜒群山之间,每一次弯腰都亮出一块美玉形成半岛,迂回萦绕出全国江河蛇曲地貌之最。
亿万年前,贺江初长成,流经封开雕琢出各类奇观。石灰岩双龙洞、花岗岩大斑石、砂页岩千层峰,多种地质地貌浓缩在封开10公里之内,造就封开国家地质公园美誉。
通畅,使贺江成为活历史。贺江不仅是润泽万物的母亲,也是封开人民的母亲河。潇贺古道成为秦汉时期入岭要道,汉臣陆贾就曾两度经此抵达番禺,游说赵佗归顺汉朝。
为巩固对岭南的统治,汉武帝在封开设置广信县,作为交趾刺史治所,成为最早的岭南首府,开启岭南文化黎明时刻。以此为据点,南迁汉人与土著居民相融,奠定粤语根基。以此为分界,岭南分出两广。
贺江成为封开的吸铁石,尽揽入岭英才,催生学术新潮。儒有陈钦祖孙三代开岭南儒学,佛有牟子辟三教合流道路,岭南第一位状元莫宣卿更宣告岭南文风之兴。他们无疑涵养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特质。
九曲十八弯,处处是美景。从古人类在溶洞中的原始生活,到现代科技的繁荣发展;从秦汉时期的潇贺古道,到今日的文旅胜地,贺江始终是封开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文化与精神的源泉。行船过弯是新景,行入西江是未来,封开必将顺流而行,展现岭南古郡风采。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