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贤谈“简朴房”:对香港劏房需求市场的最低标准
香港中通社12月16日电 题:何永贤谈“简朴房”:对香港劏房需求市场的最低标准 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 谭畅 “香港长远公屋出现前,有人已在恶劣劏房中住了很久,一些小朋友甚至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出生的。我们不希望小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谈及最新推出的“简朴房”政策时,如此说道:“如果让这些从恶劣劏房环境中出生的小朋友,再等五、六年才能住上长远公屋,那时他们都已经长大了。”
何永贤刚上任时,便认识到政府要大量兴建公屋。但修建公屋仍需时间,没屋住的人该怎么办呢?不少人选择去劏房(分间单位)市场找住处。调研显示,香港共有11万个分间单位,且单位的环境标准高低有别:差的甚至需要在马桶旁边吃饭,好的即使分间也能有独立卫浴和窗。 “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出一个定义,定一个居住的标准。”何永贤说,这11万个分间单位并非全部都是“恶劣劏房”。在她看来,劏房市场存在,意味着市民对市场有需求,因此要思考的是大家最不能接受怎样的劏房;这些不能接受的点,也就是“简朴房”的最低标准。 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独立卫浴、有窗、最低高度、暂定五年一审核……现时,“简朴房”有关政策仍在谘询期,在各方努力下,其最低标准一条条初步出炉。同时,为满足居民迫切的住屋需求,特区政府亦在快速兴建过渡性房屋和简约公屋等。 “调研显示,在劏房住户中,约两成住户暂时没资格申请公屋,约四成住户可能一直没资格。”何永贤说,“所以我们订立‘简朴房’的标准,也是希望有需要的人在找房时,能有标准合适的居所,而不会出现‘在马桶边睡觉的情况’。” 何永贤期望,“简朴房”的存在,能让人不会一听到“劏房”,就觉得所有分间单位都没有价值。“简朴房”应有自己的社会功能、社会需求,它的存在是香港社会环境下给市民提供的选择之一。 现时,香港面积小于8平方米的劏房约占劏房总数的26%,有55%租金在4000港元至6000港元不等。香港特区政府对“简朴房”的规划之路,仍在继续。(完)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