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岗口岸明年完工,将采用“一地两检”
有最新消息
↓↓↓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 预计2025年底建成 10月1日,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地下室主体结构B1层最后一块梁板顺利浇筑完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的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出席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时透露,香港特区政府正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全力推进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 会上,邓炳强表示,新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力争2025年底基本完成皇岗口岸联检大楼的建设。 新皇岗口岸效果图 采用“一地两检”通关模式 设计日通关量约20万人次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项目总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8.97万平方米,于2021年5月开始组织基坑工程施工。 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获悉,新皇岗口岸竣工使用后,将会采用“一地两检”的安排,并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通关时间将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至5分钟,并与深圳地铁7号线及香港地铁北环支线等5条轨道线路相连。 新皇岗口岸设计的通关流量约为每日20万人次,而在港铁北环线支线开通后,更可以提升至每日约30万人次,跨境车辆的设计通关流量则大约为每日1万5千架次。 同时,深港两地会在口岸开通之后不断监测通关流量,并利用创新科技和其他可行的方法提升旅客通关效率,以应付日后的实际旅客流量。 新皇岗口岸“垂直叠放”的高效通关规划布局 构建深港紧密互动圈 促进深港科技创新紧密交流合作 皇岗口岸,是全国首个、深港之间唯一一个客货运渠道均实行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自1991年8月开放旅检功能以来,已运行33年。 2019年6月,皇岗口岸正式启动重建工作。 皇岗口岸新旧对比图 2021年,香港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以及构建“双城三圈”,释放出香港主动推进深港融合发展的强烈信号。皇岗口岸作为“港深紧密互动圈”核心节点,其建设是构建“双城三圈”最坚实的一步,将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宝安国际机场等重点地区,串联整个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 新皇岗口岸对构建深港紧密互动圈,促进深港科技创新紧密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新皇岗口岸不仅可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人员便捷往来的需要,还将释放近50万平方米的土地空间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