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实景三维应用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赋能万山和美海岛建设
9月8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向媒体表示,"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万山和美海岛建设"项目近日入选由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2025年全国创新应用案例,成为广东省本轮入选的三个典型案例之一。
此次评选旨在培育实景三维中国多类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应用生态,切实发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保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案例评选涵盖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应用场景、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应用场景、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应用场景等多个类别。
珠海市申报的项目是支撑数字生态文明应用场景的典型代表。在三角岛(长琴岛)生态修复中,通过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与气象数据融合,量化分析生态修复方案,优化建筑布局,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塑造了与海岛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建筑风貌及修复方案。在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实景三维技术构建了陆海一体电子沙盘系统,同步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系统和电子围栏系统,形成"天—空—地—海"四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在万山海战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中,毫米级三维建模建成档案库,生成轻量化VR/AR应用,推动公众网上"云游"文化遗产景点,提升公众服务与文化传播效能。
该项目由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测绘院联合申报。实景三维技术的深入应用,有效实现了海岛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高效平衡,形成"生态修复—开发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助力海岛经济、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海岛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53%,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73%。东澳、外伶仃、桂山、三角4个海岛获评自然资源部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称号。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