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科电器三季报营利双降,剃须刀增长乏力,高端化突围艰难
证券之星 李若菡
2025年前三季度,飞科电器(603868.SH)业绩持续承压,公司陷入营利双降的困境。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重销售轻研发的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研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高端化战略的推进。高端化成效不显,加之个护电器中低端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毛利率及净利润在Q3双双下滑,进而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不仅如此,公司营收已连续七个季度下滑,这主要受公司传统优势品类剃须刀增长失速,以及经销商渠道收缩的影响。
重销售轻研发
飞科电器早年凭借电动剃须刀成功打开国内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线已覆盖个人护理电器(剃须刀、吹风机等)、生活电器(智能电熨斗、挂烫机)与厨房电器(电热水壶、养生壶等)三大品类。
最近一年及一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正面临业绩下滑困境。2024年,飞科电器实现收入41.47亿元,同比下滑18.03%;归母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下滑55.1%,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两位数的下滑。
2025年以来,公司业绩下滑态势并未改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下滑8.46%;归母净利润为4.57亿元,同比下滑1.61%。其中,公司Q3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24亿元、1.3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75%、8.76%。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前两个季度的盈利能力已呈现修复迹象,但Q3净利润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前三季度的整体业绩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Q3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毛利率下滑以及研发费用增长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飞科电器重销售轻研发的情况长期被市场所诟病。2023年及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连续两年超过14亿元,而同期研发费用均未达到1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公司销售费用高达10.12亿元,研发费用仅为0.71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4.25倍。其中,公司Q3的研发费用为3195.57万元,虽同比大幅增长50.99%,但与同期3.08亿元的销售费用相比,研发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高企的销售费用虽在短期内或可维持市场声量,却难以构筑持续的产品竞争力。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才是公司突破当前增长困境的关键所在。
双品牌布局受挫
证券之星注意到,研发投入的不足,也对飞科电器的高端化战略形成制约。目前,公司主要有“FLYCO飞科”和“POREE博锐”两大品牌。其中,“FLYCO飞科”通过技术创新和高颜值设计驱动产品高端化,实现品牌升级。
但长期以来在消费者认知中,飞科电器始终以“高性价比”和“海外大牌平替”的形象存在。公司在切入高端市场、产品价格上探的过程中,消费者对公司高端产品的接受度尚未完全建立。
从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200元以下的产品仍是公司最畅销的品类。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高端产品收入为11.93亿元,同比下滑20.69%,销售占比为56.37%,较去年同期下降8.51个百分点。
此外,产业观察家梁振鹏指出,公司的高端化更多体现在价格层面,而非价值或技术层面的升级。与国际品牌如飞利浦、松下相比,飞科在刀头材质、动力调节及智能感应等核心技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若无法实现突破,将难以在高端市场形成真正竞争力。
而主打“高质量低成本”的“POREE博锐”也面临激烈竞争。在性价比赛道上,该品牌上有小米等互联网品牌以生态链与流量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下有白牌厂商凭借极低价格持续挤压空间,博锐在中间地带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2025年上半年,博锐品牌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18.07%,销售占比降至19.48%,较去年同期下滑2.22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飞科电器的高端化成效有限,加之个护电器中低端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为稳固份额被迫参与价格战,进而削弱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反映到毛利率上,2025年Q3,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6.1%,同比下滑了0.82个百分点。
剃须刀增长乏力
证券之星注意到,盈利能力承压之际,飞科电器的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出现下滑。收入下滑的背后,既与其传统优势品类剃须刀增长失速有关,也受到经销商渠道收缩的影响。
从渠道端来看,近年来,飞科电器从过去的以经销模式为主,逐渐转化为经销和直销并存的销售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公司经销商的数量持续精简,由2022年的484家下滑至2024年的457家。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经销商数量进一步下滑至374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销商体系收缩的同时,公司直销渠道并未能有效承接业务缺口。公司去年直销的收入同比下滑了16.82%,为21.64亿元。
产品端,剃须刀作为公司的优势品类,当前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增长空间逐步收窄,难以继续支撑公司业绩的高增长。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2年起,公司剃须刀销量已跌破5000万只;而到2024年,销量进一步下滑至4190.67万只。2025年上半年,公司虽未披露剃须刀销量情况,但该产品收入14.18亿元,同比下滑5.64%,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为67%。
在剃须刀增长见顶的背景下,飞科电器电吹风产品表现亦不容乐观。随着追觅、徕芬等品牌的快速成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2024年,公司电吹风产品销量为877.65万只,同比下滑42.37%。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实现收入3.97亿元,同比下滑3.21%。
为寻求新的增长点,公司也在积极拓展生活电器和厨房电器等品类。今年9月,公司联营企业纯米科技获准在新三板挂牌,厨电能否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但有分析指出,双方在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品牌定位乃至消费场景上,均存在差异,且业务关联度较低。短期内,飞科电器难以借助纯米的业务解决自身面临的结构性增长困境。 结合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电动剃须刀和电吹风两大品类为公司贡献超八成的收入,这意味着公司多元化成效有限。(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