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遇双碳:老字号的绿色革新宣言

哈肉联明星产品“哈尔滨红肠”获碳中和认证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老铺前,哈肉联红肠的咸香已萦绕百年。从1913年开创中国红肠工业化生产先河、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国民红肠”,到如今承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心,这家老字号始终以“守味”为根脉。在“双碳”时代的环保共识引领下,哈肉联迈出历史性一步——旗下经典哈尔滨红肠完成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并获得碳中和认证率先开展肉制品行业的绿色发展实践,让百年风味在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
本次通过碳中和认证的哈尔滨红肠在延续了“蒜香浓郁、肉质紧实”的经典口感的基础上,对“生产阶段”链路展开减碳工作,用合规化的实践诠释“美味与责任同行”的品牌新主张。参照ISO14067国际标准,哈肉联联合尔特数科完成“摇篮到坟墓”全链条碳足迹核算,每个环节的减碳举措均遵循科学标准落地:
一体化园区布局减少冷链运输碳排放量:哈肉联自建生猪屠宰车间并与红肠生产车间设在同一园区,大幅降低猪肉从屠宰到加工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避免了屠宰猪肉的跨区冷链运输带来的碳排放。
电气化创新改造推动红肠生产绿色升级:车间通过电气化改造,针对红肠加工的核心“烟熏”环节,研发“电烤工艺”,在保留果木香气、提升红肠风味醇厚感的同时,从能源源头减少碳排放。通过引入电动叉车替代传统叉车,实现厂内运输清洁化。
包装设计优化实现材料与物流双重减排:根据红肠规格精准设计包装尺寸,避免“过度包装”——如调整盒体结构,在保证保护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包装使用量。自有工厂完成包装生产后通过厂内叉车运输至红肠包装工位,避免外购包装从外地工厂到哈肉联的跨区域运输。
哈肉联的碳中和实践注重科学验证与第三方背书:此款哈尔滨红肠已通过TÜV南德(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ISO14068标准的核查认证,从碳足迹核算到碳中和认证,每一步均符合国际规范。同时采用“减排为主、抵消为辅”的策略——先通过全链路减碳降低大部分排放,剩余无法避免的少量排放,再通过碳汇项目抵消。
这款碳中和哈尔滨红肠的推出,是哈肉联“绿色转型”战略的关键一步。作为东北地区肉制品龙头企业,哈肉联探索的“传统工艺+低碳技术”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既守住老字号的品质根基,又回应新时代消费者“环保消费”的需求,让老品牌跟上绿色趋势。
尔特数科还于2025年8月21日采用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温室气体传感器的方式,对哈肉联厂区上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测量。无人机监测具有灵活性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的优势,能够快速获取不同位置的气体浓度数据,与排放清单核算方法相互印证,为精准识别潜在排放源提供技术支持。监测结果显示厂区未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污染影响。
目前,哈肉联通过使用太阳能照明、烟熏废气回收利用、蒸煮间流水二次利用、应用电动叉车等方式实现节能降碳,每年大约可降碳51.75吨。未来,哈肉联计划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开展系统性能源审计与设备升级优化等方式继续开展绿色行动,以老字号的担当带动食品行业低碳升级。
撕开包装的瞬间,那股熟悉的蒜香与肉香扑面而来。这缕穿越百年的风味,如今承载着新的使命——让老味道跟上绿色时代,让每一口美味都成为对地球的温柔守护。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