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第二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暨商业航天展将于3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为促进商业航天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与产业创新,推动航天科技高质量发展。2026第二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暨商业航天展定于2026年3月19-2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大会以“创新跃迁,筑梦太空”为主题,将汇聚商业航天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领军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围绕航天技术前沿、低轨卫星、商业航天发射、数字太空、卫星低成本制造、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探产业路径、共建合作生态。为与会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
规模再突破,多维度刷新行业盛会标准

展览规模: 参展企业:200+ | 展会面积10000㎡ | 观众规模10000+ | 商务对接150+ | 同期会议1+6 | 发言嘉宾150+ | 媒体报道100+
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商业航天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和资本密集涌入的背景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商业航天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正处于卫星密集发射前期,预计未来10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近6万颗卫星,成为全球航天竞争新赛道。
为促进商业航天企业交流合作,探讨行业趋势与技术前沿,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6第二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暨商业航天展重磅回归。
相较于上一届,本届大会规模更大,涵盖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包括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商业航天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通导遥” 一体化、数字太空、低成本制造、可回收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而丰富多样的主要活动,更是规模升级的有力体现。
聚焦核心领域,展览论坛双轮驱动赋能产业
本届盛会紧扣商业航天发展脉搏,展览与论坛板块精准聚焦行业关键赛道,为参会者带来全链条价值体验。
展览环节特设五大核心专业展区,包括
卫星运营及服务展区
卫星产业配套展区
卫星研发制造展区
商业火箭展区
核心部件配套及高校成果展区
将集中展示:卫星制造、卫星结构、热控、推进、供配电等分系统、卫星载荷、通信卫星的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发射服务与地面设备制造、火箭制造、可回收火箭、商业发射场、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地面站、卫星通信接入、卫星应用及服务、电源系统、测运控、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等前沿科创成果,让参会者近距离触摸商业航天技术创新脉搏。

峰会论坛环节则以 “洞察趋势、破解难题 ” 为目标,由1个主论坛和 6 个专业分论坛组成,包括
第二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
卫星互联网与低轨星座发展大会
商业火箭与发射服务技术大会
深空探测与空间信息产业大会
遥感与通信卫星技术大会
数字太空发展大会
低成本制造与可重复使用技术大会
将邀请 150 余位顶尖专家学者做主论坛和分论坛报告,围绕商业航天政策背景、太空经济发展与安全、航天运输系统现状与展望、卫星互联网与低轨星座、商业火箭与发射服务、深空探测与空间信息、遥感与通信卫星、数字太空、低成本制造与可重复使用技术等核心领域,深入探讨技术瓶颈突破路径与市场发展机遇,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供需桥梁,多场景活动助力产业协同
为破解商业航天产业链长、协同难度大的痛点,本届大会特别强化供需对接功能,设置企业宣介、需求发布、意向签约、项目路演、商务洽谈等环节,为企业搭建高效合作桥梁。届时,政府部门、国家航天机构、航天院所、卫星运营企业、商业火箭公司、投融资机构等多方主体将齐聚现场,围绕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链协同等方向深入交流,助力企业精准匹配合作伙伴、挖掘商业机会,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 “单点突破” 迈向 “集群发展”。
万亿赛道可期,盛会成把握行业机遇关键窗口
当前,商业航天已成为国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2025 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2.5 万亿元,未来 10 年地球近地轨道预计部署近 6 万颗卫星,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2026 第二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暨商业航天展的召开,不仅是对行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为从业者提供了洞察政策风向、掌握前沿技术、链接优质资源关键平台。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联系组委会:闻老师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政企投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任何责任。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